中国零部件行业发展白皮书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
近年来,中国、印度等新兴汽车市场已成为世界上市场容量最大、最具市场增长空间的汽车消费市场。中国汽车产业虽然相比发达国家的汽车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但随着国际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以及产业转移,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呈高速发展态势,目前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经占据全球汽车市场进三分之一份额,成为国内外车企最重要的市场阵地。
零部件产业作为汽车工业发展的根基,成为助力中国汽车产业做大做强做优的坚实支撑。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增长速度整体高于我国整车行业。
近几年,随着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汽车零部件市场发展总体情况良好,呈中高速发展态势。在全球化趋势下,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采用兼并重组、海外并购、股权合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加速拓展并融入世界零部件采购体系并走向世界。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年销售收入规模由2015年的3.2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9万亿元,2015-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35%。预计2022年我国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将达5.2万亿元。
从区域看,中国汽车零部件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东北、京津冀环渤海、华中、西南、珠三角及长三角六大汽车零部件集群区域,这六大产业集群区域的零部件产值占全行业的80%左右。其中,长三角零部件产值约占37%的份额,为国内汽车零部件产值最大区域;上海为全国最大的零部件产业基地,产值占总产量的20%;浙江和江苏约占17%。
二、中国汽车零部件整体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加剧,汽车零部件行业通过企业自主研发、合资合作及技术人才引进,持续加强技术攻关和创新体系建设,在部分领域核心技术逐步实现突破。
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已具备乘用车及商用车零部件系统、零部件及子系统的产业化能力,并实现产品的全面覆盖全球整车厂商对国内汽车零部件采购途径的青睐,国家颁布的多项产业扶持政策对提升零部件企业竞争力的支持,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1、受益于国内外整车行业发展和消费市场扩大,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尽管近年来受疫情及国际形势影响,我国汽车消费市场转冷,但长期向好势头不变,汽车零部件行业仍面临较大的发展机遇。
2、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是国家长期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我国政府已出台一系列鼓励基础零部件发展的政策措施。例如,《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突破车用传感器、车载芯片等先进汽车电子以及轻量化新材料、高端制造装备等产业链短板,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供应商,形成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产业体系。来自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将为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3、目前我国国内的零部件配套体系正与国际零部件配套体系接轨,随着整车企业的发展,新的公司和新进入的汽车企业将会寻找新的零部件合作伙伴,这也为国内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建立新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供了新机遇,同时,也促进了零部件行业的发展。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产业的需求,汽车零部件行业正在加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轻量化的趋势。
三、中国汽车冲压件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在汽车零部件产业中,冲压零部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现代汽车制造工艺中有60%~70%的金属零部件需冲压加工成形,冲压件广泛应用于如车身上的各种覆盖件、车内结构件、底盘件,以及大量的汽车零部件如发动机的排气和进油弯管及消声器、空心凸轮轴、油底壳、发动机支架、整车框架结构件、横纵梁等。随着时代的进步,汽车工业全球化,当今汽车制造业已进入了发展新阶段,尤其是汽车冲压件的制造工艺水平的不断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对汽车制造质量和成本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平均每辆车上包含1500余个冲压件,单车配套价值超1万元,以2022年汽车产量2750万辆来计算,预计我国2022年汽车冲压件市场空间超过2700亿元。
汽车金属冲压技术成熟,从事企业众多,主要的竞争点在于提升产品良率以及生产效率以降低成本。行业内公司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是主机厂旗下的冲压企业,主要对内供应产品,代表企业是东风模冲、一汽富维。
第三方的冲压企业数量众多,以民营企业为主,已上市的公司(或其子公司)主要包括华达科技、凌云股份、宁波华翔、常青股份、金鸿顺、无锡振华和联明股份等,未上市企业数量更多,规模更小,比如合肥亿恒、安徽福达、安徽大洋、重庆大江信达、无锡全盛安仁等。
仅从汽车冲压部件的收入规模来看,宁波华翔和华达科技的收入规模约40亿,凌云股份的收入体量也非常大(估计约60亿,包含防撞梁)。其余企业的体量都在10亿元上下。此外分别从收入、利润、毛利率等方面进行对比,华达科技冲压件业务处于国内第一梯队。
冲压件行业公司分类 | ||
类别 | 特征 | 代表公司 |
主机厂旗下冲压企业 | 技术先进,下游客户资源稳定 | 东风模冲、一汽富维 |
第三方冲压企业 | 具有一定规模,有模具自主设计制造能力和一定成本竞争力 | 常青股份、联明股份、金鸿顺 |
据统计,截至2021年前三季度华达科技营业收入为31.7亿元,同比增长29.8%;宁波华翔营业收入为129亿元,同比增长13.1%,常青股份营业收入为22.72亿元,同比增长39.3%。
中国上市冲压企业对比 (亿元,%) | ||||
公司名称 | 主营业务 | 20年冲压业务营收 | 20年冲压业务毛利率 | 配套主机厂 |
华达科技 | 冲压焊接件及总成、发动机管类件及模具 | 38.23 | 13.96% | 本田、丰田、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东风日产、广汽集团 |
宁波华翔 | 内外饰及车身金属件 | 41.43 | 13.37% | 一汽大众、上汽大众 |
凌云股份 | 汽车金属及塑料零部件 | 113.31 | 15.67% | 宝马、奔驰、上汽通用、丰田、特斯拉、东风乘用车、悦达起亚、长城 |
常青股份 | 汽车冲压及焊接总成 | 18.47 | 17.46% | 江淮、福田戴姆勒、奇瑞、陕西重汽、东风商用车 |
金鸿顺 | 汽车冲压及焊接总成 | 4.25 | 5.93% | 上汽大众、东风裕隆、大陆汽车 |
无锡振华 | 汽车冲压及焊接总成 | 10.08 | 13.18% | 上汽大众、上汽通用、武汉神龙、上海博泽 |
联明股份 | 汽车冲压及焊接总成 | 6.51 | 15.46% | 上汽大众、上汽通用、通用东岳、通用北盛 |
四、中国汽车冲压件行业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内汽车冲压企业在工艺技术、装备等方面围绕着“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目标展开了一系列的改进和革新,整体呈现如下趋势:
1、工艺技术提升
短工序技术的应用。为减少工序数量,降低生准投资,提高生产效率,短工序技术在主机厂已经得到成熟应用。典型的组合包括:修边+ 整形、修边+ 翻边、下料+ 成形。
一模多件技术应用。充分利用设备,一模双件已成为常规工艺,一模三件、四件的工艺排布应用也比较普遍,一模多件可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效率,如某乘用车车门外板一模四件,每分钟产成品达72 件。
多工位和级进模冲压方式应用。随着汽车冲压行业对成本和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多工位和级进模冲压方式逐渐取代了高成本低效率的单工序串联冲压。
热成形应用。近年来,热成形工艺被广泛应用于乘用车车身结构件和加强件上,如A/B 柱、门槛加强板、中通道、前围下挡板、前/ 后边梁和门防撞梁等。直接和间接热成形工艺在国内商用车上也有应用。
铝合金应用。铝合金等轻质合金对于整车减重,油耗降低等有比较明显的作用。受生产成本影响,铝合金板冲压还主要应用在国外或合资企业的中、高端乘用车上,而在商用车上还未开始应用。
另外随着汽车轻量化的需求及压铸工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冲压工艺开始逐渐被一体压铸成型工艺所取代。
2、设备设施升级
生产设备自动化。汽车企业的生产设备正向深度自动化方向发展,其主要特点为自动化、工序短、节拍高、少人化、通用性强。
为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各企业也在配套设施方面提高自动化水平,如自动换模缩短换模时间、端拾器自动更换及立体存储、机器人自动装箱、线首线尾AGV 自动传输等等,从而实现预装、物流等辅助端的高效率、少人化。
生产装备信息化。信息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也为冲压生产制造带来便捷,为少人化提供途径。主流主机厂已实现生产设备与生产信息系统联网,系统可实现后序生产需求、原材料进货、产成品入库、故障停歇、能源消耗等记录与分析功能。未来,更加全面和智能的信息管理系统,也将在配套设备上实现联网,使生产安排更高效、更合理。
生产工艺数字化。国外数字化仿真技术相对成熟,国内近年来也开始打造建立3D 数据共享重用的工艺工作环境,搭建全三维的数字化虚拟工厂,实现三维环境下的工艺设计、仿真、虚拟调试等功能,从根本上提升质量、缩短周期、降低成本。
3、设计开发能力提升
为适应主机厂对冲压件的质量、效率、成本需求,近几年冲压零部件供应商前期介入发展迅速,工艺设计和二次开发能力逐步增强。
4、新技术产品加工能力
随着热成形、内高压成形、辊压成形等工艺在车身上的广泛应用,该部分技术需求也越来越大。主机厂将重点放在前期的预研、试制及验证等环节,而批量供货往往会依托零部件企业实现。
结束语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冲压行业作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迎来高速发展和革新。多工位和级进模因为其自动化程度高、效率更高,质量稳定性高,也将会逐步替代传统的冲压方式,更多的应用于汽车冲压零部件行业中。